最近,浙江大学物理系许祝安研究组与美国Rice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法国理论物理中心等合作者一起宣布在镍基磷氧化物CeNiAsO中发现一种非常规的量子临界性---近藤(Kodon)塌缩的量子临界点。该工作已经于8月初在Nature Material上正式发表。
2008年初日本的细野秀雄(Hideo Hosono)研究组首次发现在氟掺杂的镧铁砷氧(LaFeAsO1-xFx)中存在26K临界温度的超导电性,由此掀起新一轮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热潮。我国科学家在其中发出了巨大的贡献,引领了研究前沿。
铁基超导体的发现同时也为凝聚态物理学中另一领域——关联电子(如重费米子体)系统的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在1111型的铁基材料,尤其在CeFeAsO中,局域磁矩CeO层和传导电子FeAs层之间存在较强的轨道杂化作用,形成了一个研究磁性和近藤效应(Kondo effect)的理想载体。该联合研究小组发现,用镍(Ni)完全取代Fe后,CeNiAsO本身是一个关联效应增强的反铁磁体。通过物理加压或As位磷(P)掺杂引入化学压力,CeNiAsO的反铁磁相变逐渐被抑制,并在临界压力pc=6.5kbar或者临界掺杂浓度xc=0.4附近反铁磁序消失。这种发生在绝对零温、由非温度控制因子(如磁场、压力或化学掺杂)所产生的量子涨落驱动的二级相变被称为量子临界点(QCP)。而在QCP附近,作者还观察到了电子态密度和有效质量的发散性增强、霍尔系数急剧改变符号、电子结构费米面拓扑形状突变等一系列现象。这些现象表明这种量子临界点不符合传统的自旋密度波机制的量子临界点,而是一种非传统的伴随着Kodon塌缩的量子临界点。该工作于2014年4月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接收,并在8月份正式发表, 参见 NATURE MATERIALS 13, 777 – 781 (2014)。
该工作发表后已经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并在Science Daily、E Science News和Phys.org等科学媒体上得到介绍。
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973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罗永康博士,2004年-2008年浙江大学物理系本科生,2008年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该工作是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论文通信作者许祝安教授,1994年获得浙江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执教于浙江大学物理系,2005年当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3年起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论文合作者还包括:浙江大学物理系曹光旱教授和冯春木研究员,美国Rice大学Qimiao Si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N P Ong教授和S. E. Rowley博士,法国理论物理中心L. Pourovskii和A. Georges教授,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戴建辉教授和李玉科博士。
图说明 左图 CeNiAsO的压力-温度相图,临界压力在6.7kPa附近;右图:CeNiAsO主要输运性质的随压力的变化,刻画出量子临界性,插图为CeNiAsO的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