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对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立足物理学科特色、学校学院精神文化和研究生学习阶段特点,以研究项目(课题)为载体,构建引领式、浸润式、融合式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学科育人实效,经研究决定推进课题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培养、科学研究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物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二、建设目标
深化“做‘王淦昌’式的好老师,培养‘程开甲’式的卓越学子”这一教育教学理想,充分挖掘并用好浙大物理学科历史文化和科研育人资源,切实发挥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以研究项目(课题)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课题研究各环节和导师学术指导全过程,在科研实践中深化对“爱国爱党、专业精湛、勇于原创、不囿于物”精神要素的认识体会,引领研究生心怀国之大者,永攀科学高峰。
立足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应用研究特点,分类探索具有物理学科特色的课题思政建设工作机制,打造一批课题思政建设优秀团队、凝练一批课题思政建设示范案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和重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三、课题思政育人要素
1.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继承和发扬王淦昌、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以身许国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着力攻克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2.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启迪: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解决受制于人的重大瓶颈问题上强化担当作为。
3.科学精神与学术诚信教育: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价值追求,大力传承弘扬求是学风。坚持独立思辨、理性质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引导导师与研究生不唯论文、不唯帽子,建立超越功利之上更高更纯粹的科学追求。恪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诚信“红线”意识,践行严谨治学态度。
4.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素质养成:秉持人才培养的长期主义,构建尊师爱生、教学相长,互相欣赏、互相支持的导学团队文化,在师生协作、集智攻关中,鼓励导师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放手、甘为人梯,支持青年学生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做决策”“挑大梁”,为研究生成长铺路引航。注重涵育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和视野格局,站在物理与人类文明的高度,感受物理之美和学科魅力,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科普实践,用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指引生涯选择和人生航向,用物理学的方法论与思维模式思考感悟人生。
四、实施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成立课题思政建设工作组。工作组由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分管研究生思政和研究生培养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研究所负责人、教工党支部负责人、研究生德育导师、教育教学科负责人、科研科负责人、辅导员担任成员。工作组负责整体规划学院课题思政建设工作,统筹协调课题思政建设的条件保障,将课题思政纳入研究生培养改革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学院各研究所、党支部和机关各科室之间要充分协同联动,明确职责,高质量推进课题思政建设工作。
2.加强统筹谋划,分步分阶推进课题思政建设提质扩面。根据学院导师科研项目(课题)和研究生培养实际,由各研究所(中心)牵头实施,按试点实施-逐步扩面-全面推广的步骤有序推进。鼓励顶尖科学家、高层次人才率先示范,依托国家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引领原始创新的项目率先实施。试点实施阶段每个研究所至少确定1-2个研究项目,由课题负责人填写《浙江大学物理学院课题思政建设任务书》,明确课题选题、立项、实施、结题等过程中蕴含的思政要素与育人目标,经研究所评议后推报至学院工作组。学院加强对课题思政推进情况的过程跟踪和实效评估,从导师侧和学生侧进行意见征求和效果评价,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加快探索课题思政建设思路和经验。
3.加强交流研讨,着力发挥示范案例引领作用。各研究所可积极探索将课题思政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的载体路径,在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所研究课题在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和促进自我成长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导学团队、课题组建设中加强多方位的师生交流和全方位的成长引领,在教学相长、师生共创中不断丰富课题思政的育人内涵,着力打造一批课题思政建设优秀团队、凝练一批课题思政建设示范案例。学院依托导师培训、研究生培养专题研讨、研究生创新论坛等载体,开展课题思政建设工作交流和研究生成长成才经验分享,以优秀团队和示范案例为牵引,持续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4.加强结果运用,完善导师评价和激励保障。学院多方位筹措资源,对课题思政特色活动进行支持保障,对年度课题思政建设优秀团队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将课题思政建设情况作为导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学成果奖、“五好”导学团队评选等的重要条件。学院依托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求是导师学校等平台,加大对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
202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