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同步辐射光源的发展和应用
报告人:董宇辉
邀请人:李宏年
时间:2025年5月23日(周五)下午15:30
地点:紫金港校区海纳苑8幢215报告厅
摘要:
X射线发现一百余年以来,对人们的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提供高亮度X射线的装置,同步辐射光源已经成为科学研究最为有力的支撑平台之一。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同步辐射光源已经成为支撑多学科前沿研究及众多国家需求、工业应用研究至关重要的实验设施,同时,科学研究前沿、国家需求的发展也不断地促进着同步辐射光源性能的提升,国际上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批新的性能更高的同步辐射光源,目前已经发展到以极低发射度为特征、逼近衍射极限的第四代光源。全世界正在运行的同步辐射光源有50多台,是数量最多、支撑学科范围最广的大科学实验设施。
中国大陆地区已经建成了北京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和上海光源三台同步辐射光源装置,接着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HEPS)是第四代的同步辐射光源,将为解决国家的需求和科学前沿研究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也将在建设过程中提升我国在诸多高端科学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这个报告将介绍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历程,以一些例子讲述利用同步辐射装置能够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目前正在建设的最先进的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设历程。
简介:
董宇辉,博士,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由国际理论物理中心资助在意大利Trento大学材料工程系进行访问研究,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在意大利Trento大学材料工程系任客座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现为高能所副所长、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理事。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长期致力于利用同步辐射综合方法进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是在发展蛋白质结构解析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学方面,曾推进蛋白质晶体衍射与X射线小角散射方法相结合研究蛋白质溶液结构,首创了一种不需要反常散射或同晶置换即可解析全新蛋白结构的相位迭代法(被美国物理学会的同行评价为“相位解析问题上的重要进展”);发明了对参与衍射的蛋白质晶体尺寸进行校正、使得必需的衍射画面数目降低一个数量级等方法,推动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应用于晶体结构解析的技术进步;二是在大科学装置研发方面,主持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的建设,为国内蛋白质结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高效的实验平台。任“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副总经理、“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常务副总指挥,负责科学目标确定、光束线站建设和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