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Seminar2

场还是粒子?--量子场论和S矩阵理论的历史纠葛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物理学系综合网     编辑:     浏览次数:12

题目:场还是粒子?--量子场论和S矩阵理论的历史纠葛

报告人:杨刚

邀请人:袁野

时间:2025年9月26日(周五)下午15:30

地点:紫金港校区海纳苑8幢215报告厅


摘要:

就像“光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一样,量子场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物质究竟是场还是粒子”的不同图景。量子场论源于“万物皆场”的基本设想,而S矩阵理论则代表了“粒子优先”的思路。历史上,两者此消彼长,既有对抗也有互补。虽然以场论为基础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成功统一了强、弱、电磁相互作用,并成为现代高能物理的主流,但它仍留下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场还是粒子”的争论至今没有最终答案。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回顾量子场论与S矩阵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历史,并介绍S矩阵思想在当今高能物理研究前沿中的体现和新进展。



个人简介:

杨刚,200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获博士学位,其后分别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汉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至今历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领域为量子场论和量子引力,致力于探索物质最深层次的微观规则,近年来的代表性成果包括:首次在五圈水平实现了色-动量对偶,首次完成了四圈非平面尖点反常量纲的计算,并在形状因子等物理量的新方法研究中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贡献。